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清明习俗 清明/踏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时节,气候怡人,扫墓也要去到郊外,在追思祖先之余,人们也会在烂漫的春光里,徜徉、漫步,享受这大好的时光。 清明/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谓之“思时之敬”。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常在此时节带上供品,察看修先人的坟茔。 清明/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清明/戴柳插柳 清明戴柳插柳的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戴柳是成年的标志。 清明/放风筝 在我国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游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巫术行为,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晦气、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